2007, 38(10):1-4.
摘要:提出了稀燃汽油机空燃比滑模-神经网络控制方案,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对稀燃工况的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采用神经网络实现对进气量的精确预测和油膜动态特性的前馈补偿,进而实现对稀燃发动机瞬态空燃比的精确控制。采用自行开发的电控系统,在一台稀燃发动机上进行了瞬态空燃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节气门急速变化时空燃比超调可以控制在1个空燃比单位以内,调整时间不超过3 s;转速越低,节气门变化越剧烈;空燃比超调越大,调整时间越长。
2007, 38(10):5-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将SQR480EF型发动机改造成氢燃料发动机,设计了控制单元,实现了对氢燃料发动机起动控制参数的优化控制。根据氢燃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研究了氢燃料发动机起动的控制机理,制定了相关的起动控制策略。对氢气喷射量和空气量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对氢燃料发动机起动工况空燃比的研究。同时通过大量试验调试,对点火提前角、点火闭合时间、喷气正时、电子节气门开度、起动喷气脉宽进行优化控制,使发动机起动响应时间快,起动后转速波动平稳;同时避免了氢燃料发动机起动时易出现的回火、早燃、放炮等异常燃烧现象。
2007, 38(10):10-14.
摘要:将进气涡流的数值仿真和稳流试验测试运用到柴油机进气道设计中,用正向设计和逆向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为132 mm缸径柴油机设计了可调涡流进气道,利用快速成型和数控加工制作出气道的相关模型和气道砂芯模具,并铸造出缸盖。发动机试验表明,油耗下降7.1 g/(kW?h),烟度下降50%,排气温度下降
2007, 38(10):15-1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7.10.071004
摘要:设计了装载机线控转向技术硬件在线回路仿真系统并介绍了其组成工作原理,采用比例溢流阀加载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模拟加载。利用传递函数法建立了仿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中对其进行了仿真与PID参数的调整。利用该硬件在线回路仿真系统分别对不同的输入信号及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响应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比例溢流阀加载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对系统进行模拟加载,线控转向技术在装载机上应用是可行的。
2007, 38(10):20-2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以某挖掘机的工作装置整体为研究对象,在对液压挖掘机的典型工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建立了完整的工作装置三维集成有限元模型,对工作装置进行了5种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变形及模态分析,并结合实际产品开发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工作装置整体的集成有限元分析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因构件简化等原因而造成的计算误差,提升了产品的改进设计水平。
2007, 38(10):24-2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建立并求解座椅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以不同车速下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仿真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基于约束随机优化算法反求并优化座椅悬架系统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值。参数识别结果表明,原系统刚度和阻尼值不匹配是悬架减振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参数优化结果使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了50%,改善了座椅的减振性能。根据最佳刚度特性曲线,借助有限元法设计出新型非线性座椅减振弹簧。
2007, 38(10):28-3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7.10.071007
摘要:采用振动传递函数分析和道路试验方法,分析得出某轻型客车车身振动大、舒适性差的原因是发动机悬置软垫刚度偏低,悬置系统最低固有频率低于允许值。提出了提高发动机悬置软垫刚度的2个减振方案,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最低固有频率提高到3.75 Hz(在允许值内)的方案1,其振动传递函数的最大幅值明显下降,加权加速度的均方根值比方案2小, 可以获得较好的减振效果。
2007, 38(10):31-3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在自制的单圆盘根切器试验台上,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甘蔗茎秆在光刃刀片切割时的破坏过程。分别对一刀切割和两刀切割模式下,发生根茬“无破损”、“蔗皮破损”、“劈裂破损”和“爆裂破损”的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切割速度和切割方式对各种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割过程中甘蔗茎秆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在切割过程后期造成的蔗皮、蔗芯撕裂或劈裂;两刀切割时,甘蔗茎秆在被第1刀切割过程中发生扭转变形,甘蔗上段蔗皮、蔗芯撕裂严重,而根茬部分的破损较一刀切割时轻微;在本文试验条件下,采用光刃刀片切割时,刀片线速度应大于22 m/s,以满足收割机对根茬切割质量的要求。
2007, 38(10):36-4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针对大型低扬程泵站广泛采用的轴流泵和导叶式混流泵两类泵型,通过对泵内损失相似性的分析,从理论上建立了水泵机械效率、水力效率、容积效率及泵和泵装置总效率表达式,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泵性能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求取泵的效率常数。所推导泵和泵装置的效率公式同时考虑了泵内形状阻力损失、摩擦阻力损失和冲击损失的影响,能够很好地适应泵和泵装置在设计工况点和非设计工况点的效率换算,从而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原型泵装置的动力特性。
2007, 38(10):41-4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采用多块贴体网格技术、壁面函数和S-A湍流模型,对开式辐射形叶轮、开式弧形叶轮结构的高速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模拟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比较分析,得出该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证明了该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离心泵叶轮内流场,揭示了不同叶形的叶轮内流场的变化规律。
2007, 38(10):45-4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7.10.071011
摘要:在泵叶轮进口前置变螺距诱导轮能有效地提高泵机组的抗汽蚀性能。基于CFD技术,采用Fluent软件对变螺距诱导轮进行几何建模、选定边界条件等,数值模拟计算其内部流场。结合变螺距诱导轮的实例,给出了变螺距诱导轮内部速度与压力的分布情况以及粒子流动迹线图,得到了其内部流场的主要特征。
2007, 38(10):49-53.
摘要: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闭合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某大型混流泵装置中蜗壳式出水流道的内部流动,在分析关键断面流态的基础上,对该出水流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预测。模拟结果表明,蜗壳式出水流道的内部流态非常复杂,在一些区域有局部涡流和脱流现象,流速分布均匀性较差。蜗壳出口和流道出口断面的轴向流速分布均匀度曲线均为开口向下的曲线,而出口水流偏流角曲线则是开口向上的曲线,对应于水泵装置最高效率点,两者分别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水头损失随流量变化而变化,在水泵装置最高效率点达到极小值。水泵装置在偏离设计工况大流量侧运行时,出水流道的水头损失迅速增加,装置效率急剧下降。
2007, 38(10):57-6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态势,剖析了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农业装备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方向为:建立纵向延伸、横向联接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扶持中小型企业专业化发展,构筑企业共生共享网络;防止地区产业趋同,打造区域特色农装产业集群。
2007, 38(10):61-6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水稻谷粒在收获、加工、储运过程中的损伤不仅与其所受载荷的大小有关,也与载荷作用次数有关。对水稻谷粒进行多次加载、卸载作用下的压缩试验,研究了水稻谷粒的滞回耗能特性,分析了水稻谷粒的机械损伤机理。通过试验建立了载荷、加载循环次数对水稻谷粒损伤率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F检验。通过该模型导出了水稻谷粒损伤率为1%时载荷与加载次数间的关系曲线。
2007, 38(10):64-6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在建立玉米种子几何模型与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玉米种子在压载作用下不同作用部位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获得了玉米种子在不同施力部位压载作用下的微观力学性质,从而为深入研究玉米种子的力学性质、损伤机理、优化脱粒机械提供理论依据。经模型计算和试验结果相比较,得出种子的宏观破裂位置和破裂方向与模拟结果相吻合,种子的宏观破裂是由内部裂纹引起。
2007, 38(10):73-7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由植酸钠制取肌醇的水解反应动力学模型,根据实验数据用三维曲面拟合法对水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的活化能为8.5×104 J/mol。用理论计算得出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对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反应器参数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际使用的反应器参数进行比较可知,计算所得反应时间与实际反应时间的相对误差仅为0.86%,表明此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在生产实践中。
2007, 38(10):77-7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为改进黄金梨的贮藏质量,延长货架期,从气调组分入手研究了气调贮藏对黄金梨的保鲜效果,以期得出比较理想的组分指标。采用CO2体积分数为0~0.5%,O2体积分数分别为2%~3%、5%~6%、8%~9%,在温度为(-1.5±0.5)℃、相对湿度为95%的条件下,进行了黄金梨气调贮藏研究。试验表明:在90d的贮藏期内,O2体积分数为5%~6%、CO2体积分数为0~0.5%时,能延缓黄金梨Vc含量、果肉硬度和乙烯释放量降低,减少乙醇和乙醛在果肉内的积累量。试验证明了气调储藏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补充了气体组分的数据参数。
2007, 38(10):80-8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研究了米糠油在KOH为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甲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测定了反应体系中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应用正交实验确定了米糠油酯交换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催化剂质量分数0.9%、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5 min。通过实验对其燃料性能进行研究,将各项燃料性能和美国ATSM或德国DIN标准进行比较,均达到相关标准。测定了燃用生物柴油的柴油机输出功率、油耗及其排放性能,并与0号柴油进行了比较,其燃料性能和0号柴油相当,并可显著降低CO、HC排放量,而NOx排放量略有升高。
2007, 38(10):84-8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采用参数简化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分割图像,进行了蝗虫图像分割实验,区域正确识别率达94%,为蝗虫自动侦测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计算机仿真表明,采用PCNN图像分割算法,图像中的目标(蝗虫)易于发现,分割效果明显好于采用开操作处理的图像。
2007, 38(10):87-9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测量了斑潜蝇虫害叶片的可见光反射光谱。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计算出虫害叶片的破损率;采用光谱分析方法选出对叶片破损程度敏感的波长点。运用支持向量机(SVM)和多光谱法,建立基于敏感波长的受害叶片反射光谱分类模型并进行分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光谱法分类精度为90%,SVM为93.8%(多项式核函数)和96.9%(RBF核函数),高于多光谱法。
2007, 38(10):91-9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针对可见光图像与近红外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小波和分形的多源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已配准的多源图像分别进行提升小波分解,在各层的低频部分用分形维加权平均融合,高频部分用区域交叉信息熵和能量特性融合;再通过提升小波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利用苹果树可见光图像和近红外图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图像符合视觉特性,综合性能优于传统小波变换融合方法,有利于对图像作进一步分析、理解和识别。
2007, 38(10):94-9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设计了一种杠杆式水果分级卸料装置,该装置可直接安装在水果自动分选机的滚子式水果输送装置上,输送过程中不影响水果的输送和翻转,可在自动分选机主控系统指令下自动实时完成水果的高速分级卸料。对分选杠杆和分选凸轮进行了优化设计,保证整个卸料过程对水果都没有明显的碰撞和冲击。实际运行表明,该装置能对大小相差近一倍的苹果实施高速平稳卸料,且卸料后的苹果没有明显损伤。
2007, 38(10):99-10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为了解决固态发酵反应器的测控问题,利用LabVIEW软件编程,以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数据采集卡及计算机为硬件平台,构建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固态发酵反应器测控系统,由计算机控制软件自动完成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及过程控制。解决方案由测控对象、硬件架构和软件设计3部分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压力脉冲填充床固态发酵反应器的测量和控制系统为固态发酵的研究和过程控制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2007, 38(10):104-107.
摘要:提出了一种可以在大型模具曲面上进行研抛的微小机器人结构,机器人采用轮式移动方式,可以在行走中作业。针对其同时具有非完整约束和完整约束的特点,建立机器人运动坐标系,附加约束方程作为系统输入,利用Lagrange方法建立了微小研抛机器人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比较稳定的机器人动力学特性曲线。
2007, 38(10):108-11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根据串联机构和并联机构的特点,以两平移一转动并联机构为主体,设计了一种四自由度混联机器人,该机器人动平台自由度为三平移和一转动,同时,在并联机构动平台和虚拟固定平台间增加一辅助支链,该辅助支链具有独立的转动自由度。与具有同样运动特性的并联机构相比,该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大,转动灵活。分析了该机器人的运动学特征,求出其位置正反解析解,利用运动影响系数对其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动态仿真验证。
2007, 38(10):113-11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7.10.071028
摘要:针对由双轮差速驱动自动引导小车和6自由度操作机构成的移动操作机器人,采用Newton-Euler方法,分别建立了操作机和AGV小车的动力学模型,再将两者联系起来,分析移动操作过程中小车的运动对操作机关节力矩的影响以及操作机关节运动对小车受力状态的影响情况,提出了该种移动机器人相对于单个AGV小车和工业机器人操作机,在设计与控制中应满足的条件。给出的动力学模型为该种移动机器人控制提供了依据。
2007, 38(10):118-121.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Web零件库数据描述规范,结合零件族和事物特性表建立了Web零件库的框架,解决了零件库数据共享和重用的问题。通过扩充零件的CAD模板、事物特性表和本体库实现了零件库动态扩充。建立了基于零件本体的多层次检索模型,通过垂直匹配与水平匹配两次匹配来提高查询准确率。建立了一个Web零件库原型系统,验证了数据描述规范方法的可行性。
2007, 38(10):127-131.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7.10.071031
摘要:为实现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及可互换性等特性,引进软件工程学思想,提出了基于组件技术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阐述了组件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技术。软件设计采用双层面设计方式,利用CORBA组件模型并使用星式通讯机制,建立各组件之间的组成及通讯方式。以自主研发的混联式虚拟轴研抛机床为平台,进行了三维曲线加工轨迹仿真实验,表明基于该体系结构的数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及动态性能。
2007, 38(10):132-13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弧面凸轮工作廓面的非等径铣削存在法矢异向误差,为寻求加工误差最小的最佳刀轴矢量,根据实际刀轴轨迹面是直纹面的性质,以NURBS直纹面重构理论刀轴迹面,构建了数控侧铣加工弧面凸轮的刀位优化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实数编码遗传算法求解该优化模型。通过实例的数值计算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2007, 38(10):136-13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7.10.071033
摘要:在分析具有条状结构特点的二维斩断切割布局已有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条块结构特点的斩断切割布局方案以及基于条块结构的斩断切割启发性规则,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和算法。条块结构方案较条结构及其他结构方案切割结构简单,并具有较好的计算结果。经过实例计算,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2007, 38(10):140-144.
摘要:采用拼合法解决有约束单一尺寸矩形毛坯的优化排样问题。采用分支定界法扩展排样方式树,考察所有可能使当前最好解改善的节点。详细阐述分支及确定上限与下限的方法。对无约束排样的Agrawal剪切算法进行扩展,使之适用于解决有约束排样问题。采用拼合算法和扩展Agrawal剪切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实验计算,说明拼合算法是有效的。
2007, 38(10):145-14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提出了用成形砂轮展成磨削法磨削非圆齿轮的方法,并给出了利用该原理进行数控加工数据计算的方法。把成形砂轮看作插齿刀的一个刀齿,就可以利用非圆齿轮插齿加工过程中齿廓成形原理,推导出非圆齿轮齿廓的成形砂轮展成磨削方法,同时讨论了按这一原理磨齿时需要的运动及数控机床结构。这种磨削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节曲线外凸的非圆齿轮,而且可以应用于磨削带内凹节曲线的外非圆齿轮及内非圆齿轮。解决了非圆齿轮硬齿面无法精加工的难题,使非圆齿轮应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场合成为可能。
2007, 38(10):150-15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利用局部综合法对非零正传动弧齿锥齿轮副进行大重合度加工参数设计,克服了非零正传动由于啮合角增大而使得重合度降低的不足。通过实例与常规设计的结果进行仿真与应力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载荷条件下,新设计比常规设计的小轮最大齿根拉伸应力减小27.6%,最大齿根压缩应力减小23.5%,最大齿面接触应力减小6.5%,同时大轮的齿根应力也有所降低,使得齿轮副具有更高的寿命和可靠性。
2007, 38(10):154-15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对国标规定的标准螺旋曲面的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得出普通螺纹和丝杠形位误差测量方法中的共性问题。利用微分几何的曲面包络理论,结合坐标投影变换法和相对运动法对工件的曲面方程进行研究,得到了在母线曲面已知的情况下广义螺旋曲面的统一方程。通过广义螺旋曲面测量要素分析,得出异型螺旋面的测量方法。结合曲面统一方程,提出了广义螺旋面的统一测量方法。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出对应工件的型面尺寸,避免了测量的复杂性和低效性。
2007, 38(10):157-160.
摘要:汽车尾灯支架是汽车外覆盖件。对单个零件进行成形时,需要增加很多工艺补充材料,冲压方向不容易确定,而且会产生侧向力。利用对称性采用一模两件工艺,既降低了成形难度,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又有利于拉深成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仿真了成形过程;根据应力应变的分布,对成形中的起皱和拉裂,以及板料变形程度进行了预测;优化了毛坯形状、工艺补充面、拉延筋的分布和阻力。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得到了良好的成形质量,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
2007, 38(10):161-16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针对钢管在拉拔成形中出现的拉拔力过大、成形后钢管的残余应力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FEM-ANN-MOGA”方法的拉拔过程优化方案。结合正交设计、有限元模拟技术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拉拔应力、残余应力与成形参数之间多目标优化的非线性映射模型。采用基于向量评价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和小生境技术,求得了均匀分布的Pareto最优解。通过定义满意度函数,选出了符合要求的满意解,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优化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2007, 38(10):165-16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黄牛在春耕前的水稻田上行走时肢体的运动形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黄牛的步态参数。利用逆向动力学方法,建立了黄牛在水稻田上行走时的运动学方程。结合实例计算结果,分析了黄牛质心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土壤作用力的变化,讨论了黄牛在水稻田上行走时的运动特性。该方法为研究和设计松软地面步行机械的运动方式和步法协调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007, 38(10):170-17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设计了一套应用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系统整体采用主从结构:上位机软件基于Labview,主要实现路径、数据、通讯等的管理以及数据分析;下位机实现采集、分析。下位机的硬件层核心采用片上系统(SoC)芯片;操作系统层移植了自行研发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TDNC-OS,给出了任务划分;应用软件层引入了缓冲区操作机制;通讯层主要由UART模块组成。实例表明系统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2007, 38(10):174-17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将谐波小波包与匹配追踪方法相结合,提出了谐波小波包自适应分解的新方法。根据信号特征自适应选择谐波小波包字典内的时频原子,可以将非平稳振动信号既不交叠又无遗漏地分解到相互独立的频带上去,算法实现简单,频率分辨率好。通过仿真算例将该法与小波包变换、小波包追踪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该方法时频定位性好的优越性。将该方法应用于轴承和转子的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故障特征提取是有效的。
2007, 38(10):178-181.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阐述了故障轴承振动与信号的关系,小波包的原理以及BP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并以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为例,提取了小波包节点能量作为振动信号特征参数,并训练BP神经网络,对故障模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如果神经网络设计合理,训练适当,则具有很强的故障识别能力。说明利用小波包能量法和BP神经网络进行滚动轴承振动诊断是可行、有效的。
2007, 38(10):182-18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7.10.071044
摘要:针对为减小轮式装载机行驶作业时的振动而引入的行驶稳定系统,分别建立了加入该系统前、后的整机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整机减振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但能够有效衰减整机的振动,同时降低了工作装置的振动。
2007, 38(10):186-18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测量发动机工作和倒拖时的气缸压力,并在不同转速下从4个不同方向对单缸柴油机进行了1/3倍频程噪声频谱测量分析,分离出燃烧噪声级。基于柴油机燃烧示功图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气缸压力级频谱,同时计算2种不同转速下的柴油机衰减曲线。研究表明,随着转速的降低,除了柴油机前侧值有所提高外,其他3个方向上的总燃烧噪声值均下降。低频段时柴油机结构的衰减量大,高频段的衰减量小,2种转速下的衰减曲线走向基本相同。
2007, 38(10):190-191.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实测了S195型柴油机正常状态及处于不同故障状态的缸体表面振动信号,利用分形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振动曲线样本的分形维数,将其用于描述缸体在不同状态时表现的非线性行为。结果表明,当柴油机处于不同状态时缸体振动信号的分形维数是不同的,可以将其作为故障分析与诊断的依据之一。
2007, 38(10):192-19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以矢量方法分析了旋转叶轮叶片间流体质点的受力及外力产生的功率,从一特殊角度导出了基本方程。这些分析和计算与传统的动量矩方法有重大区别,从根本上揭示了水流质点能量增长的原因与方式,以及叶轮流道中水流压力增长的重要规律。理论分析与叶轮内流场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2007, 38(10):195-19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采用液体旋流式气力雾化喷嘴对水进行雾化特性试验,以雾滴索太尔平均直径和粒径分布作为主要判断指标,确定了最佳气耗率的选取标准,分析了最佳气耗率与液体流量变化之间的规律。研究表明:不同内径的气力式雾化喷嘴在其液体流量改变时,均对应有不同的最佳气耗点。回归拟合了最佳气耗率的经验公式,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2007, 38(10):201-20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针对传统姬松茸液体发酵过程存在管理水平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运用预测控制和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姬松茸液体发酵质量的温度参数建立了控制算法。试验表明,该方法增强了液体发酵过程的稳定性,满足了菌丝发酵过程对温度的要求,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2007, 38(10):204-20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7.10.071051
摘要:用ABAQUS软件对激光冲压TA2板料成形进行了仿真,探讨了激光参数、板料性能、约束边界冲击路径等条件对板料小曲率成形的影响,获得了在激光连续冲击条件下,板料成形深度、成形轮廓与激光参数、约束边界条件和冲击路径之间的变化规律。利用激光冲击波技术对钛合金板料进行了成形实验,所采用的激光波长为1.054μm,脉宽约23ns,能量35J左右,有效光斑直径为8mm,脉冲的重复率为0.5Hz。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和加载方式及所用算法是正确的。
2007, 38(10):207-21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0.[sequence]
摘要:通过有限单元法建立了整个带式输送机系统纵向振动的动力学模型,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具有反馈功能的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块。对建立的带式输送机动力学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构造闭环反馈系统,以真实反映系统实际工作过程。通过合理的设置仿真参数,对带式输送机的启动过程进行仿真,对其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德胜门外北沙滩1号6信箱
邮编:100083 传真:64867367
电话:64882610 E-mail:njxb@caams.org.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农业机械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